国家乒乓球队怎么训练的_国家队乒乓球训练模式
1.刘国梁培养年轻小将,国乒少年队开始训练,最小的是几岁?
2.如何打好乒乓球的正手拉球技术?
3.乒乓球如何拉弧旋球?怎样练好?
4.为了更有效地锻炼乒乓球,你知道哪些好的方法?
5.乒乓球训练器怎么玩
6.日本乒乓球和中国乒乓球的差距
刘国梁培养年轻小将,国乒少年队开始训练,最小的是几岁?
中国乒乓球队正在为成都东京奥运会的最后冲刺做准备。在积极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同时,中国乒协主席刘也在为中国乒乓球的未来发展谋划着一件大事:一支国家乒乓球队即将在威海开始训练。这支国家乒乓球队与过去不同,有128名7-14岁的球员。这是中国成立的第一支国家少年队。
众所周知,为了赶上中国乒乓球队,日本乒乓球协会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小学生国字号队,并从今年开始加强对12岁以下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其中日本队主力张本智和伊藤美成都从中受益。日本乒乓球队的加强部长吉野·宫崎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乒乓球最强大的国家。为了赶上中国,2001年我们在日本建立了12岁以下球员的训练体系,现在终于接近中国队的实力了。”
在这方面,郭萍的梯队建设采用了体校和省队的先进机制。由于基层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存在差异,目前无法满足国家队的人才储备需求。因此,这一次,在国家青年队之后,将再次组建国家青年队,让年轻球员有机会在国家队层面得到专业的辅导和训练,这将成为郭萍梯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消息让日本乒乓球协会会长宫崎深有感触:“现在,刘主席也开始加强对中国12岁以下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日本会不会再次与中国拉开距离?中国会变强吗?我们都很幸福,都有危机感。”
不同于现在国家队的训练模式,首先国家少年队的球员也是经过激烈竞争选拔出来的,但虽然是国家队,球员也只会利用假期进行短期的强化训练。大部分时间都会回归正常的校园生活。这也是中国乒协在教学与运动相结合方面的大胆尝试。
为了养好这支国家少年队,中国乒协专门举办了教练选拔,最终入围教练10人。曾训练过刘、、孔、、张继科的金牌教练,担任国家青年队主教练。优秀的球员将有机会代表中国队参加未来的ITTF青年赛事。
作为一支全新的国家少年队,本次训练将于4月21日至5月5日在威海举行。据了解,在训练计划表中,教练团队借鉴了国家队的训练计划。比如会安排“军训”的内容。所有运动员和教练员也会唱国歌,学习理解国歌和国旗的含义,培养运动员“为国而战”的意识。同时要求队员通过训练天数和周数的总结,挖掘出进步的原因,找出进步慢的关键。这些方法可以说是郭萍的传家宝。
如何打好乒乓球的正手拉球技术?
乒乓球基本上是一项圆周运动,正手和反手拉球都是以运动员的身体重心为轴心、以身体到身体重心的连线为半径进行圆周运动。因此,不管是正手还是反手击球都必须符合这个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手拉球动作的基本原理就是一种力的传递。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
基本站位:两腿张开与肩的宽度为差不多相同,身体稍微前倾,重心在前脚掌上,拉球时,身体向右转(以右手为例),重心放在右脚上,在转腰的过程中,用腰控制大臂,右肩稍底,小臂自然下垂,用手腕控制板型,板型前倾(拇指用力压住球板,食指稍微放松,中指顶住球板),板型前倾的角度因来球的旋转不同而调整。
击球原理:击球的时候,以右手为例,首先是腿上发力,向左蹬腿,身体重心从右脚向左脚转换,交换重心,身体前迎,身体前迎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然后是腰上发力,用腰带动大臂转动,把力传递到前臂,在击球一瞬间,收缩前臂用力击球。从力学的原理讲,正手拉球前,小臂和大臂之间的角度越小越好,这是加大半径,半径越大,初速度就越大,在击球瞬间突然收缩前臂,使半径变小而获得加速度,使速度加快,力量加大。击球时,小臂和大臂之间角度的变化要根据来球和击球的需要进行变化。很多运动员在进行正手拉球时往往只注意了收前臂而忽略了转腰,用腰来控制手臂的发力,或者是注意了用腰的发力来带动手臂而忽略了收前臂,前臂和大臂之间的角度几乎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总结起来正手拉球应注意四点:1、必须注意重心的交换,重心迎前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2、一定要用腰控制大臂,是腰上发力,而不是用手臂发力,注意拉球时腿、腰、大臂、前臂、手腕发力的协调。3、击球瞬间必须快速收缩前臂、手腕发力,前臂收缩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力量就越大。4、击球点必须保持在身体的右前方,击球点离身体越近,越容易控制球。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拉球动作,必须和你自身具备的身体条件相符合,只要不影响动作的发力就可以,没有什么固定的动作模式。另外就是在击球前,球板和球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尽量主动去击球,而不要让球来撞你的球拍,或者是球与球拍之间的距离太小,容易被来球顶住,影响你的发力。
正手拉球的结构变化
对于我国大多数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来讲,直板居多,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打直板反胶的人也越来越多。由于我国的直板反胶打法都是从直板正胶演变过来的,在训练的方法上和打球的意识上都是按照直板正胶的路子和意识进行的。因此,在动作的结构上是以近台为主,动作小,击球速度快,摆速快为指导思想。在正手进攻的训练方法上也很少进行大力量的拉球训练,更多地是强调动作之间的连续性。对于很多曾经经过业余体校训练的球迷来讲,要想对正手拉球动作进行改变就更不容易。这是影响我国直板反胶运动员正手拉球力量不大的主要原因。 在近几年我对直板反胶打法运动员的训练中逐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马林和王皓的训练中,改变了以前的训练方法,特别强调了正手大力量拉弧圈球的训练,把这个问题摆在了直板反胶打法训练的首要位置来进行解决。把训练正手拉球的意识从动作小、速度快、连续性好改变为拉球动作舒展、跑动范围大、力量大,连续性好。强调了在大力量拉球的基础上提高拉球的连续性和杀伤力,在平时步法的训练中要求马林和王皓加大拉球的力量,练好大力拉球后的衔接。
在实际的训练中我主要采用了发大力拉冲从中台发出的下旋球半高球,要求马林和王皓尽量用最大的力量击球,主要训练拉球时动作的舒展性,并让他们逐渐习惯发大力拉球,掌握发力的技巧,把腿、腰、大臂、小臂、手腕的发力协调起来,主要强调了腰腿的发力和身体重心的转换。其次是进行了全台发力拉冲上旋球的训练,主要解决发力拉冲后的连续性和步法的移动。通过训练,使马林和王皓的正手拉球力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比赛的效果来看,我认为在这点上是成功的,这也是在直板反胶训练上的一点突破,打破了直板正胶训练模式的旧框框。对于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来讲,要想提高正手拉球的杀伤力,就必须对过去打球的意识进行一些改变,尽量进行一些大力量的拉球训练。
正手拉球的方法与技巧
正手拉球是一门很复杂的技术,有近台拉球、中近台拉球、远台拉球,有拉上旋球、下旋球,有近台快带、反拉弧圈球,拉半出台球等等。不管拉球有多么复杂,但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步法。步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正手拉球的命中率、力量的大小和拉球时的调节能力。要想练好正手拉球,就必须先练好步法。而在这一点上,是专业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最大的区别所在,业余运动员不可能像专业运动员那样进行大量的高强度的步法训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击球的技巧。只要能够做到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现有的条件,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些比较实用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1、拉好定点下旋球:拉冲下旋球是直板反胶最基础的基本功,在拉下旋球时除了注意前面提到的基本动作要领以外,要特别注意手腕的用力方法。在击球的瞬间是用手腕去摩擦球,击球点在来球的中上部,在用手腕摩擦球时还要根据来球旋转的强弱再加上一定的撞击。就是人们常说的又摩又打。拉冲下旋球旋转弱的来球要连摩擦带撞击,撞击可稍大于摩擦。拉冲下旋球旋转强的来球必须用力摩擦击球,用自己拉球的力量抵消来球的旋转。在击球的瞬间要特别注意击球时一定要把球往前送,不能靠力量去硬碰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球”,尽量让球在球板上停留的时间长一些。经常这样训练拉球,你对球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好,拉球就会越来越有数,慢慢达到运用自如。训练的方法,在没有多球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拉球一方发下旋球到对方的反手位让对方搓长球到侧身位,然后发力拉冲这个球。拉球时一定要注意用全力拉冲,不要考虑下一板球对方是否能够防过来。要的就是让你防不过来。经常这样训练,你的拉球力量一定会提高。在有多球的条件下,可让对方发下旋球到你的侧身位,定点发力拉冲这种球。拉球时要掌握好击球时间,在对方来球跳到最高点或下降前期击球最好。击球时间一定要相对固定,这样容易掌握拉球的命中率,好调节。出界多就向前送一点,下网多就多摩擦一点。在定点拉冲下旋球比较有数的情况下,再把来球的落点扩大到全台的定点拉冲,这样不断加大拉球的难度,拉球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2、拉好定点上旋球:拉上旋球和下旋球不同的是,拉上旋球击球点在来球的上部,摩擦球要大于撞击球,击球的瞬间一定要往前送。训练的方法基本和抢拉下旋球一样,只是来球的旋转不一样,是上旋球。在推挡后侧身发力拉冲这板球,或对方变你正手位后发力拉冲,反复练习。有多球训练的条件,可以由对方直接发上旋球到你的正手位和侧身位抢冲,落点可以从定点到不定点,逐步提高击球的难度。
3、练好反拉弧圈球:反拉弧圈球是一种高级技术,尤其是业余运动员掌握了这项技术就像如鱼得水,你就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因为一般的业余运动员在拉弧圈球时拉高吊弧圈球的时候多,你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技术,你就站在了比对方高一挡的层次上。反拉弧圈球的要领,首先要自己发力,尽量少借对方的旋转,用自己拉球的力量去抵消对方来球的旋转。其次是在反拉时摩擦球一定要薄,摩擦球的上部甚至顶部,既要借对方来球的旋转的力,还要自己发力摩擦球。越是自己发力反拉,命中率越高。越是怕对方的旋转去碰球,越是容易吃对方的旋转。训练的方法,对方发下旋球到你的反手位,你搓球到对方侧身位,对方拉高吊弧圈球到你反手位,你侧身反拉,这样反复练习,等基本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规律以后,再把反拉扩大到全台和不定点反拉。
4、近台正手快带弧圈球:这项技术是防守中很先进的技术,也是很难掌握的技术,是9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采用的技术。在这之前人们在正手位的防守都是平挡,借对方来球的旋转把球挡过去,因而在比赛关键的时刻就很容易因紧张而造成失误,即使不失误,防过去的球也没有威胁,很容易被对方连续进攻。到90年代后期,中国的运动员把反拉的技术运用在近台的防守上,特别是直板反胶打法的运动员运用更多,加快了攻防转换的节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马林在这项技术的运用上是非常突出的。这项技术要求运动员的对来球的判断要非常快、准确,手上对球的感觉要求很高,因为有很多球是在失去身体重心或不到位的情况下,完全靠运动员手上的功夫去完成技术动作。我想虽然目前在业余运动员中能真正掌握这项技术的不多,但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运动员可以去尝试一下,也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这项技术的技巧主要在于掌握好击球时间和手腕的用力,击球时间尽量在球的起跳前期(上升期),当步法实在到不了位的情况下,还可以在球刚一跳起时就击球。击球时靠腰和手腕发力,接触球的顶部。接触球时既要借对方来球旋转的力,同时自己一定要发力去摩擦球,尽量摩擦薄一点,摩擦厚就容易下网,在摩擦球的瞬间一定要把球往前顶。训练方法可采用搓下旋球到对方正手位让对方拉弧圈球到自己的正手位,然后正手近台快带。这样反复练习就会逐渐掌握击球的基本方法,在快带对方从下旋球拉起来的弧圈球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进行推直线让对方拉弧圈球到自己的正手位快带上旋弧圈球的训练。这样,你就会慢慢掌握在防守中正手近台快带弧圈球的技术。这项技术的关键点是在击球时一定摩擦球要薄,而且自己一定要主动发力去带球。
正手拉球的注意事项
业余选手在练习正手拉球时,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1、收前臂:在正手拉球时一定要注意收前臂,大臂和小臂之间的角度一定不能固定,要根据来球来决定摆臂的大小。但要注意一点,收前臂一定要用腰来控制。
2、转腰:由于乒乓球是圆周运动,击球时用腰来控制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击球时球拍的后引不是用手往后拉手,而是用转腰来完成,用腰固定大臂,转腰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拉手。就是说,在击球前的摆臂是先转腰而不是先拉手。而我们好多球迷们在打球时都是先拉手,不知道转腰,因而在击球时经常出现身体不协调导致发力不集中或发不出力。
3、击球点:击球点的最佳位置是在身体的右前方(以右手为例),要保持最佳的击球位置就必须学好步法,保持好身体的重心,重心的高低要根据来球来决定。马林经常使用的侧身倒地爆冲是不得已而为之,对方搓过来的球又低又长,拉完以后不可能再还原,只有搏杀。马林在拉这种球的时候重心低,但是击球点是球的最高点或下降前期。正手位大角度的球击球点要根据自己步法移动的情况来决定击球点的高低。一般情况下是在球的下降中期和后期击球。
4、手腕的运用:在拉球时,手腕要相对固定,不能晃动太大,击球瞬间用中指顶住球板发力摩擦球。另外手腕还具有击球瞬间的调节功能,比如在拉球时突然感到球的旋转比自己预想的要转时就靠手腕来调节击球的力量大小和摩擦球的部位。在不到位和顶住自己的情况下,就要靠腰和手腕来调节击球点。特别是在比赛中,很多球都不是很规则,来球的落点也是你最难受的地方,这时候就要靠手腕来调节,手腕的调节主要靠大拇指和中指用力来完成。其次拉球时板型的控制也要靠手腕来完成,有很多的直板运动员正手拉球时吊腕很厉害,这影响发力,一般情况下,手腕和前臂几乎在一条直线上,球板把与手腕之间的角度在45度左右。
5、吃球:我们看一个运动员拉球的好坏,主要是看他拉球时是否吃球。吃球就是球在球板上的停留时间比较长,而不是球一碰球板就出去了。要做到拉球时吃球,就必须每一板球都主动发力去摩擦球,在平时的训练中尽量少打借力球。拉球吃球的好坏,在平时训练中不是很明显,但在比赛中就有很大的区别。很多球都是在你不到位的情况下要完成拉球的动作,就全靠你用手腕主动发力去摩擦球来调节,你习惯了主动发力拉球,就能在比赛中控制拉球时力量和击球部位的调节,拉过去很多高难度的球。
6、抢冲上旋球和下旋球的区别:动作上没有多大的区别,区别在于抢冲下旋球时击球点在球的中上部,发力的时候根据来球的旋转可带点撞击;抢冲上旋球时击球点在球的顶部,主动发力摩擦球,击球时身体重心也随之向前。特别是在反拉弧圈球时,摩擦薄反而容易过去,摩擦厚或带点撞击就容易失误。
7、微调:很多球迷朋友提出这个问题,我认为要在比赛中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这首先取决于你个人本身的球感,就是你手上对球的感觉。其次是在训练中不断地培养你对球的旋转的理解,要清楚地知道你打过去的球是什么样的旋转,对方回过来的球又是什么样的旋转。只有这样,你才会根据来球的不同,在很困难正常击球的情况下,在来球很不规则的情况下,在球落在边边角角很难回击的情况下,通过手上的调节把球回击过去。因此,对于业余球迷朋友们来讲,最主要的是去琢磨球的旋转变化,把这个规律基本掌握住了,你就具备了微调的能力。
乒乓球如何拉弧旋球?怎样练好?
现在很多业余球迷都在潜心琢磨拉球发力的问题,追求的越来越细,但还是找不到手感。其实在练球过程中,只要记住一般的发力方法,认真去练习就可以了。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务求把力量全部用到板子上。然后你只要明白,第一点一定要扭腰,第二点一定要摆臂,第三点一定要有收小臂的动作。最重要的是扭腰,收小臂,一系列的爆发一定要在同时完成。
有很多人就是追求的过细,一会想蹬右腿,一会又觉得扭动的惯性问题没解决好。这样总把自己逼得无所适从。很多小队员发力出色,你去问他,他保证什么理论也不知道。只知道放松----紧张,摆臂----爆发,扭腰----前迎。
坚决反对在练球时,把注意力放到蹬右腿上,因为在你扭腰时只要有重心左移前移的意识,右腿不会不出力,只要不在发力时重心下挫就行。同时在练球把问题考虑的过细还会不自觉导致发力不集中的恶果。平时多做做空动作,体会发力的感觉,练球时注意力集中和发力集中。有一些基本而无误的常识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必会成功。
拉球时重心的转移拉弧圈没有重心的转移,犹如无本之木,既不稳定,也无威力。
不但拉弧圈如此,快攻也是一样,只是快攻动作较小,不如弧圈明显。
如果用上了重心的转移,就是调动了全身的力量来击球,显然力量会打得多。
大家可以做如下比较:
坐着做拉弧圈的动作,不动腰 vs 用上重心转移,做拉球的动作
比较一下,结论就不言而喻了。
说用上重心稳,是因为用上重心时参与运动的肌群多、质量大,运动起来惯性大,不容易变形,自然就比只用手臂稳定。只用手臂,或是乱甩手腕,灵活则灵活了,可容易变形,稳定性也就差了。
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合理运用,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首先,要保证发力的顺序:从下到上,从大到小,也就是蹬腿-->转腰--->送肩-->大臂-->小臂-->手腕 (水平不到时手腕可以少用) ;
其次,发力时各部位间要保持“紧密联系”,力的传递过程有部位的先后,但不应有明显的停顿和滞后。
至于发力的主要部位,大家听得都很多了:近台在小臂,中远台在大臂、腰,台内则是手腕。
要达到好的发力,可真是不大容易,判断准确、步法到位、协调性和爆发力。。。
最后,建议大家多看看高手的发力,最好用慢动作细细地看,好好地体会。
前冲弧圈、侧旋弧圈、高吊弧圈的动作要领前冲弧圈:接触球的中或者是中上部,在球上升前期、后期击球,整个动作迎前为主,打跟摩擦的比例是6/4体现冲快的特点,带有鞭打的感觉。
侧旋弧圈:手腕稍微往下掉些,接触球的
右侧面(右手握拍)在球的下降前期、后期摩擦球。向前上方发力。
高吊弧圈:接触球的中或者中下部在球的下降期摩擦球,真个动作以向上为主。摩擦跟打的比例是:8/2
业余球友如何拉弧圈
一、板形的控制
良好的握板方法是拉好弧圈球的基础,直拍不能吊拍,手腕与前臂成一直线,拍形略向前倾。拍后三指略弯曲,中指、无名指顶住球拍,以中指为主。有一段时间我一直为自己的握拍所困扰,尝试各种握拍法,其间走了一段弯路,但对弧圈球的认识却是越来越深刻,如今我认为不论如何握拍,最重要的是拉球时拍形要控制好,根据来球旋转不同利用手腕进行微调。
二、基本要领
拉球时手臂与身体不能夹得太紧或者离得太远,以能容下一拳为宜。大臂放松,拍头要挺得住,不能吊。重要的是转腰,转腰一词说来容易做到很难,难的是要把力量从腰上传递到大臂再到小臂再到球拍,最后利用收臂的力量把球拉出,注意球拍要往前送,即张晓蓬教授所谓吃球。收前臂时要快,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忌讳拉球时做慢动作,否则即使动作做对,拉出去的球也不会太转,威胁不大。
三、几个误区
1.只转屁股不转腰。要分清转腰与转屁股是两回事,拉球时千万要用腰带动大臂,而不是只动大臂而不用腰。有些球友拉球时初看动作不错,有模有样,但高手一看就知他只能是用死力,而腰部力量用不上,所谓拉球不协调即是此说。
2.步法不到位。我以前拉球时,每一局比赛(平时)中有时能拉出几个漂亮球,但有时却感觉拉不到球,现在回想起来是自己的步法不到位所致。至于步法的种类我想大多数球友已然知道,但要能在比赛中用出来却需要平时的苦练,比如扑正手用的交叉步即需要多次的练习,乃至成了习惯即可,练步法最好是徒手练习。
3.拉球时身体后仰。此乃大忌,拉球时身体必须前倾,重心在脚尖上,而且重心不能上下起伏太大。
为了更有效地锻炼乒乓球,你知道哪些好的方法?
为了更有效地锻炼乒乓球,你知道哪些好的方法?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怎么样可以有效地锻炼乒乓球?总结起来很简单:多打,多练,多实战。
多打,顾名思义,多拿球打。考虑到现在是非常时期,多打球是不现实的。仅有在家中有条件的球友可以做球,否则其他人只能等疾病缓解后再玩。但在疾病的缓解之后,要多打球并非易事。它被限制在时间、地点、环境、对象等等。但要提高踢球的感觉,这很有必要。事实上,不仅是乒乓球,其他体育项目也要多开展接触。
多练习和多练习是不同的。打拳就是多接触。不管是盲打还是有目的打,都属于多打范畴,而“多练法”则是在击球过程中有始有终地开展技术动作练习。
乒乓球感有一半是天赋,还有一半是平时多练习。不存在专门的培训方法,但应尝试下列方法。
一.自我调节。
其实小边自己也发现有很多朋友非常喜欢打乒乓球,因为这项运动比较简单,打乒乓球其实对每个人都有好处。但是还有许多人在平时的训练中,却发现乒乓球打得不好,所以要想更好地训练,还需付出一定的努力。首先要注意的是,在训练的过程中,要规范他们的动作模式,事实上,这是很多人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但是如果这部分做得不错,则可以有效地提高每个人的技术水平。
二.在训练的时候学会理解。
为什么许多人在乒乓球训练的过程中效果不好,或者感觉自己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是因为很多人在训练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反思和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尽管有许多业余爱好者打球,但这些人的打球技术却不够好。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若要迅速提高乒乓球技术,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动作,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了解,这样才可以提高自己的训练效果。
尽管许多人都说打乒乓球很简单,小编觉得打乒乓球的技术也很好。所以,在训练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
乒乓球训练器怎么玩
1、首先可以模拟双人乒乓球比赛的模式,用球拍进行乒乓球对打的运动,可双人练习,也可单人练习。
2、然后手握顶端乒乓球向远处抛,等回弹后再抓住球,可充分活动上肢。
3、最后可以左右手进行抛接球运动,即可增强左右手协调能力,也可以锻炼注意力。
日本乒乓球和中国乒乓球的差距
第一,举国体制与各自为战,日本乒乓球的基础还是比较薄。
日本要想超越国乒,首先是在他们的体制上有相当大的差距。与国乒的国家队集训模式不同,像伊藤美诚、张本智和等都是各自为主战,必须自己聘请教练、陪练,并且租用场地来训练。单枪匹马与集团作战哪个优势更明显,这是一目了然的。
1.仅大赛前进行合练,陪练水平亦没有国乒高。伊藤美诚每天的训练计划都是自己制定的,她在比赛中遇到哪些困难、暴露哪些短板,她都会围绕这些缺点去训练、去提高。而国乒的模式是马琳、肖战或其他教练员,分管几位主力或年轻球员。从发球、正手和反手等各项技术进行打磨,王楠、张怡宁等之所以能够成为“大魔王”,拿到大满贯,就是有李隼这样的日久天长地帮球员磨炼技术。
况且,国乒现在推行的是男、女合练模式,像樊振东、梁靖昆这样的顶级球员,也可以与女队员进行对练,我们的陪练水平都是最高的。伊藤、张本智和也是聘请的中国球员来当陪练,但那些球员基本上都省队水平。由于平时各自为战,都有自己的教练团队,日本球员都是在大赛前才进行合练。与国乒多年积累下来的国家队集训模式相比,日本基础还是要薄弱很多。
第二,技术打法全部是“搏杀流”,想超越国乒相持功底上还是欠火候。
除了体制,日本要想超越国乒他们面临的第二大问题就是技术。技术上你超越不了国乒,那要实现所谓的乒乓强国,还只是一句空话。
1.前三板搏杀速度有一定优势,相持环节差距大。日本为了能够击败国乒球员,确实在技术上想了很多办法。不同于欧洲选手的人高马大,可以发挥中远台的力量优势。身材矮小的日本人,就在近台速度上下足了功夫。像伊藤美诚、张本智本都是靠前三板来搏杀,用近台速度来给国乒最大的压迫感。邓亚萍在央视解说中也提到:“为什么总让伊藤、张本在前三板上搏着你打?等他们拍完了、打完了,我们还才有还手的机会?我们的前三板哪去了?”从这句话来看,日本在前三板的速度上是有一定优势的。
伊藤能够打败除陈梦之外的所有女乒主力,张本能够打败除许昕之外的所有男乒主力,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前三板的搏杀太强了。我们顶住他们“三板斧”才有还有的机会,前三板我们是抢不过他们的。但是,伊藤在打完“三板斧”之后,在相持环节的功底上,中日之间的差距就很明显了。包括张本在打到相持五、六板以上,明显不是中国队的对手。这个就是你训练功底、陪练水平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赶上来的。
第三,在后备人才的培养基数上,中国远大于日本且保持长久生命力。
王楠在谈到国乒长盛不衰的原因时,也谈到我们基层的乒乓球水平还是很高的。包括王楠这样的大满贯也在基层开始教小队员练习乒乓球,就是我们的基层教练很多都是世界冠军级别的。
1.国乒在加强青少年队建设,日本亦在力推新人。伊藤、张本在14、15岁的年龄就在打成人组的公开赛,这也是源于他们的“断代计划”,提前抛弃了一批没有培养前途的中生代球员。为了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刘国梁也着重抓国青、国少队的建设,让国乒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女队中的孙颖莎、王曼昱从二队进入一队,仅3年时间就可以起到挑大梁的作用。男队虽然周启豪输球,但我们还有袁励岑、林诗栋、向鹏等更年轻的球员。
世乒赛全部启用年轻阵容,也看到了刘国梁更新换代的力度。作为我们有14亿人口的大国,而乒乓球又是国球,我们在培养后备人才的基数上是远远大于日本。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孙颖莎、王曼昱涌现出来。距离2031年仅有10年时间,10年的时间日本想超越中国成为乒乓球的第一强国,还是不太现实的。最起码孙颖莎、王曼昱、王楚钦这批00后球员,都能打到2028年奥运会了。
刘国梁现年才45岁,有这样一个年富力强,专业人干专业事的国乒掌门人,日本想在2031年超越国乒还是有些说大话的意味